帕纳替尼/普纳替尼(PONATINIB)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的效果是否更好?

2022-06-17 作者: 康必行-小玲

  帕纳替尼是一种激酶抑制剂,可抑制费城染色体融合基因:BCR-ABL产生的ABL蛋白、以及T315I突变的ABL蛋白,IC50浓度分别为0.4nM和2.0nM.其他IC50浓度在0.1nM-20nM的靶点有:SRC激酶家族(SRC,LCK,YES,FY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R家族、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家族、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家族、EPH受体家族、干细胞因子受体c-KIT、RET、TIE2、FLT3受体。

  发表于《The Lancet Oncology》上的一项3期试验旨在探讨帕纳替尼治疗先前未治的CML患者所产生的预后能否优于伊马替尼。该随机开放性3期试验中,研究人员共纳入307例新诊断的慢性期CML患者,按照1:1,随机给予患者口服帕纳替尼45 mg(n=155)或伊马替尼400 mg(n=152),每日1次,直至疾病进展或发生难以耐受的毒性或满足其它中止试验的条件。受试者需满足:年龄≥18岁,诊断时间<6个月,费城染色体阳性,东部肿瘤合作组体能状态评分为0-2,且先前未经TKIs治疗。主要研究终点是12个月时主要分子学缓解。

  结果显示,12个月时,伊马替尼组仅有13例患者可评估,而帕纳替尼组仅有10例;两组中达到分子学缓解的患者所占比例无明显差异(帕纳替尼组8例,伊马替尼组5例;p=0·074)。帕纳替尼组和伊马替尼组中分别有11例和3例发生了动脉闭塞事件(p=0·052)。在帕纳替尼组中,>5%的患者发生的3/4级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脂肪酶增加(22 [14%] vs 3[2%])、血小板减少症(帕纳替尼组 vs 伊马替尼组:19 [12%] vs 10 [7%])、皮疹(10 [6%] vs 2[1%])。在伊马替尼组中,>5%的患者发生的3/4级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伊马替尼组 vs 帕纳替尼组:12 [8%] vs 5 [3%])、血小板减少症(10 [7%] vs 19 [12%])。帕纳替尼组中>3例患者发生了严重不良反应,包括胰腺炎(5例)、心房颤动(3例)和血小板减少症(3例),而伊马替尼组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由于该试验早期终止,帕纳替尼治疗新诊断慢性期CML患者的疗效并未与伊马替尼作出比较。然而,该研究的初始数据表明,帕纳替尼可能会带来获益,尽管比伊马替尼更易引起动脉闭塞等不良反应。因此,后续研究仍需对这两种药物进行比较。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罕见白血病治疗药普纳替尼/帕纳替尼(PONATINIB)的相关说明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帕纳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punatini/

一对一客服专业解答
"扫一扫添加官方微信 咨询解答更便捷"
展开全文
一对一客服专业解答
7x24小时贴心专业为您解答
报告 用药 治疗
分享到
热点推荐
往期回顾

(R) 康必行海外医疗 www.kangbixing.com

(C) 武汉康必行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鄂)-经营性-2022-0027

免责声明:本网站展示的医药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疾病治疗和用药细节请务必咨询医生和药师,康必行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