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感染至今仍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每年约有88.7万人死于HBV相关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当宿主因其他疾病使用化疗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以及生物制剂导致相关免疫反应受到抑制时,可能出现以肝脏炎症和HBV DNA水平升高为表现的HBV再激活现象。HBV再激活不仅会增加肝功能异常以及肝衰竭的风险,还会延缓肿瘤治疗进程、影响预后。
为了深入探讨HBV再激活管理这一临床热点问题,本文将HBV再激活的研究新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国内外指南推荐的一线抗病毒治疗药物,恩替卡韦(ETV)、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和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
在2022亚太肝脏研究学会(APASL)年会上,日本北海道大学医院的研究团队评估了TAF在预防抗肿瘤治疗或免疫抑制治疗相关HBV再激活中的疗效。
这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共纳入132例接受抗肿瘤治疗(n=72)或免疫抑制治疗(n=60)的HBV感染者(HBsAg阳性和/或HBV DNA阳性),其中108例患者用TAF预防HBV再激活,另外24例患者为既往感染HBV且在免疫抑制治疗期间出现HBV再激活后,使用
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接受TAF治疗6个月以及12个月后出现HBV再激活以及HBV再激活相关肝炎的患者比例。HBV再激活的定义为HBV DNA较基线升高100倍,HBV再激活相关肝炎的定义为ALT大于3倍正常值上限(ULN)。
最终共有119例患者完成6个月的随访,84例患者完成了12个月的随访。在整个随访期间,没有一例患者出现HBV再激活以及HBV再激活相关肝炎,且没有TAF治疗相关停药事件。这说明使用TAF进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是有效且安全的。
在2022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年会上,土耳其马尔马拉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也探讨了
这项多中心的观察性研究纳入了326例患有良性和恶性疾病需要接受化疗或免疫抑制治疗的HBV感染者,这些患者入组后接受TAF(25 mg/d)作为预防性抗病毒治疗方案。HBV再激活的定义为HBsAg阳性和/或HBV DNA阳性或升高。
最终158例有6个月随访记录的患者(男/女:83/75)被纳入分析,平均年龄为(59.55±12.2)岁,其中有30例HBV DNA阳性患者,5%为HBeAg阳性,实体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疾病。
在整个随访期间,接受
以上两项研究均验证了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HBV感染者中,TAF在预防疗HBV再激活的治疗方案,疗效和安全性均良好。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2023-01-20
2023-01-19
2023-01-19
2023-01-19
2023-01-19
2023-01-18
2017-10-26
2017-06-22
2017-07-06
2017-06-21
2017-07-05
2017-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