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帕生坦(Filspari/Sparsentan)为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提供治疗

2025-06-27 作者: 康必行-小程

  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是一种常见且治疗难度较大的肾脏疾病,患者往往面临蛋白尿难以控制、肾功能逐渐恶化的困境。司帕生坦(Filspari/Sparsentan)的出现,为FSGS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在该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FSGS的发病机制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过度激活以及内皮素系统的异常密切相关。RAAS激活后,血管紧张素II水平升高,会导致肾小球内高压、炎症反应和纤维化;内皮素-1则能收缩血管、促进细胞增殖和纤维化。司帕生坦是全球首个口服双重内皮素A型受体(ETA)和血管紧张素II 1型受体(AT1)拮抗剂。它通过双重阻断机制,一方面抑制ETA受体,减少内皮素-1的收缩血管和促纤维化作用;另一方面阻断AT1受体,降低血管紧张素II的活性,减轻肾小球内压力,减少炎症和纤维化,从而达到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的治疗效果。

  司帕生坦主要适用于治疗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患者,尤其是那些存在大量蛋白尿,且对传统治疗(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反应不佳或不耐受的患者。通过使用司帕生坦,可帮助这类患者控制蛋白尿水平,延缓肾功能恶化进程。

  在一项临床试验中,众多原发性FSGS患者参与研究。患者李女士,被诊断为原发性FSGS后,接受了糖皮质激素等传统治疗,但蛋白尿水平一直居高不下,肾功能也呈下降趋势。在医生建议下,她开始使用司帕生坦治疗。经过6个月的治疗,李女士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从治疗前的8g显著降至3g,且肾功能指标趋于稳定,未出现明显恶化。继续治疗12个月后,尿蛋白定量进一步下降至2g左右,肾功能也保持相对稳定。与传统治疗相比,司帕生坦在降低蛋白尿方面展现出更强的效果,能更有效地延缓FSGS患者的疾病进展,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和更好的预后。

  司帕生坦为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尽管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关注诸多注意事项,但它在改善患者蛋白尿和肾功能方面的显著优势,使其在FSGS的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有望为更多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结局。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司帕生坦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Sparsentan/

一对一客服专业解答
"扫一扫添加官方微信 咨询解答更便捷"
展开全文
一对一客服专业解答
7x24小时贴心专业为您解答
报告 用药 治疗
分享到
热点推荐
往期回顾

(R) 康必行海外医疗 www.kangbixing.com

(C) 武汉康必行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鄂)-经营性-2022-0027

免责声明: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且医药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疾病治疗和用药细节请务必咨询医生和药师,康必行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