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探讨本中心转移性肾癌患者
所有患者确诊为转移性肾癌后,均接受索坦治疗。监测组第1周期用药方案为50 mg/d,4/2周方案;分别在第1周期用药前(第0天)和用药第4、7、10、14、21、28天采血,每个样本均需在每天8∶00服药前采集,使用枸橼酸钠抗凝试管避光采血,采集后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LC-30A与三重四极杆质谱仪LCMS-8045联用系统,采用LC-MS/MS检测避光EP管中索坦代谢产物SU11248和SU12662的浓度,绘制患者索坦血药浓度(SU11248+SU12662)变化曲线,根据患者血药浓度峰值及回落时间从第2周期开始制订个性化用药方案。
未监测组用药方案为索坦50 mg/d,4/2周方案。
两组患者开始治疗后规律随访,每月1次复查血常规、生化、甲状腺激素等,并评估药物相关不良事件;每3个月进行1次头、胸、腹部增强CT扫描,评估疾病控制情况。主要研究指标包括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定义为从开始服用索坦至疾病进展或末次随访的时间;患者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定义为从开始接受
监测组索坦血药浓度变化整体表现出较大的异质性,峰值血药浓度波动于136.37~333.73 ng/ml,稳态血药浓度(第14天)波动于118.6~318.84 ng/ml(中位值207.96 ng/ml)。在用药第4天和第7天,索坦血药浓度分别波动于51.08~188.99 ng/ml(中位值130.00 ng/ml)和73.11~216.89 ng/ml(中位值187.33 ng/ml)。索坦血药浓度达到150 ng/ml的中位时间为5.3d。在服药周期的第1~2周,血药浓度整体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于第2周末开始在较小范围内波动,达到相对稳态;在第3~4周,18例(90.0%)患者血药浓度<150 ng/ml。
18例稳态血药浓度<150 ng/ml者中,10例为150~200 ng/ml,8例>200 ng/ml;2例稳态血药浓度为100~150ng/ml。监测组和未监测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26(9~90)、25(3~105)个月,中位用药时间分别为19、10个月。监测组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7例;未监测组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9例。监测组ORR(40%,8/20)明显高于未监测组(20%,9/45),监测组和未监测组患者生存分析A.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曲线比较;B.两组患者总生存曲线比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0);监测组和未监测组的DCR分别为100.0%(20/20)和77.8%(3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其中,例6和例11的最佳治疗反应均为疾病稳定。
监测组和未监测组中位PFS分别为23.0(6~90)、10.0(1~6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监测组中位OS为25.0(9~90)个月,未监测组中位OS未达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例6和例11的PFS分别为7个月和10个月。
索坦是被批准一线治疗转移性肾癌的小分子靶向抑制剂,其毒性反应和疗效均是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本研究在晚期转移性肾癌患者中监测
目前已有不同索坦替代方案用于改善患者的耐受性和生存结局,包括用药时间间隔方案调整和药物剂量调整(减量)等。不同医疗中心的研究结果均提示,相较于标准4/2周方案,调整给药时间间隔(如2/1周方案)可显著降低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结局。然而,药物剂量降至37.5 mg/d的方案未能显示较标准方案更高的耐受性和临床获益。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2023-04-12
2023-04-12
2023-04-12
2023-04-12
2023-04-12
2023-04-12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