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在肿瘤及肿瘤血管生成细胞的信号转导路径的上游阻滞VEGF及PDGF受体,在其下游阻滞RAF/MEK/ERK,索拉非尼能够同时减少肿瘤的血管生成并抑制肿瘤细胞的复制,从而阻碍肿瘤的生长。由此可见,索拉非尼是一种新型多靶点抗肿瘤药物,它具有双重抗肿瘤效应,一方面,它可以通过抑制RAF/MEK/ERK信号传导通路,直接抑制肿瘤生长;另一方面,它又可通过抑制VEGFR和PDpFR而阻断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在临床试验中,
原发性肝癌(PLC)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和HCC-ICC混合型3种不同病理学类型,3者在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差异较大,其中HCC占85%~90%。
在国内治疗市场中,索拉非尼近十年来独占市场份额,随着2018年仑伐替尼的获批上市,仑伐替尼2018年国内销售额为18万元,在2019年销售额达到2848万元,呈现跨越式增长。卡博替尼是适应症最多的药物,虽然在全球市场规模中占据很大市场份额,但作为二线治疗药物,在国内还没批准上市。
在国内市场当中,用于HCC的一线治疗药物为索拉非尼与仑伐替尼,二线治疗为瑞格替尼。自2007年以来,索拉非尼一直是唯一被批准用于晚期肝细胞癌(HCC)一线治疗的药物,目前仑伐替尼的获批上市在2018年参与到肝癌一线治疗的竞争格局中来。研究表明,在晚期HCC的一线治疗中,仑伐替尼的总存活率(OS)并不逊色与索拉非尼,毒性可控,与索拉非尼的非劣势疗效和可管理的耐受性,仑伐替尼代表了人们期待已久的索拉非尼的替代选择,从而作为索拉非尼10年以来最有力的竞争对手。
总的来说,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2023-11-17
2023-11-17
2023-11-17
2023-11-17
2023-11-17
2023-11-17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