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卡巴肼(曾用名:甲基苄肼)是一种细胞周期非特异性烷化剂,通过红细胞及肝微粒体酶作用,氧化成具抗肿瘤作用的代谢产物偶氮丙卡巴肼,其作用靶点除抑制DNA、RNA合成外,对蛋白质合成亦有抑制作用,吸收后可迅速分布至各组织,肝、肾中浓度最高,并易透过血-脑屏障(透过率约50%)。
汪洋教授首先介绍了丙卡巴肼经典PCV方案的应用。
目前NCCN指南已将PCV方案推荐为IDH突变星形细胞瘤(2级)和少突胶质细胞(2级、3级)首选辅助治疗方案。复发进展2、3、4级脑胶质瘤的首选辅助治疗方案。
POLA研究表明IDH突变间变星型细胞瘤(AA)PCV方案生存获益优于TMZ。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相比,放疗联合PCV方案治疗IDH突变间变星形细胞瘤的PFS显著更好,OS无差异。
2024年ASCO年会上,发表了POLA研究的最新数据,在POLA队列新诊断IDH突变型1p/19q共缺失3级少突胶质细胞瘤患者中,与放疗联合TMZ相比,一线放疗联合PCV与更好的结局相关。其无进展生存期的aHR:0.38(95%CI:0.25-0.58),P<0.001;总生存期的aHR:0.53(95%CI:0.30-0.92),P=0.025。
汪洋教授介绍了一项关于替莫唑胺(TMZ)和丙卡巴肼(PCB)单药头对头、随机、多中心、开放标签、II期研究表明丙卡巴肼(PCB)单药总体不良事件、3/4级血液学毒性、3/4级血小板减少均略低于替莫唑胺(TMZ)。
对三项独立研究中PCB及组成方案的血液毒性进行交叉分析,推测PCV方案中亚硝脲类洛莫司汀是引起血液毒性增加的主因,与剂量和使用时间呈相关性。
对于PCV方案的改良,以降低其毒性作用,汪教授指出了三个可采取的方法,其共同特点为去除长春新碱,同时降低洛莫司汀(CCNU)的剂量,延长洛莫司汀和丙卡巴肼的间隔时间,考虑使用替莫唑胺+
针对MGMT基因引起的耐药问题,汪洋教授表明一个合理的MGMT耗竭剂应具有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可口服方便给药、可维持多日方案、持久耗竭,以及对血脑屏障具有高渗透性的特点。丙卡巴肼(PCB,PCZ)具备理想的MGMT耗竭剂全部优点,丙卡巴肼联合替莫唑胺可持续耗竭MGMT、毒性低、是克服MGMT耐药、提高TMZ疗效的措施之一。
一项替莫唑胺联合丙卡巴肼(TP方案)的可行性研究表明,替莫唑胺联合丙卡巴肼(TP)方案在各级脑胶质瘤的总客观反应率为36%,高于替莫唑胺单药(约25%)。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
该研究中一名2级胶质瘤已进展为GBM的患者,在接受100mg的PCB和TMZ之后,可以维持14个月以上的持续反应。
当前,全球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2024-11-29
2024-11-29
2024-11-29
2024-11-29
2024-11-29
2024-11-29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