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DN18.2是一种细胞紧密连接蛋白,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它主要在胃黏膜的上皮细胞中表达,起到维持细胞间紧密连接的作用,保障胃黏膜的屏障功能。然而,在肿瘤发生过程中,尤其是在胃癌中,CLDN18.2的表达出现异常,接近40%的HER2阴性胃癌患者呈现CLDN18.2高表达。这种异常表达使得CLDN18.2成为一个极具潜力的肿瘤治疗靶点。
佐妥昔单抗的作用机制精妙而复杂。它作为一种单克隆抗体,能够高度特异性地识别并结合CLDN18.2。一旦结合,佐妥昔单抗就如同激活了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的“开关”,通过两种主要途径诱导癌细胞死亡。其一为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效应。在人体免疫系统中,存在着一类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等效应细胞,它们表面带有能够识别抗体Fc段的受体。当佐妥昔单抗与癌细胞表面的CLDN18.2结合后,其Fc段便会暴露出来,被NK细胞等效应细胞表面的受体识别并结合。随后,效应细胞被激活,释放出如穿孔素、颗粒酶等细胞毒性物质,这些物质能够在癌细胞膜上打孔,破坏癌细胞的细胞膜完整性,最终导致癌细胞凋亡。其二是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CDC)效应。补体系统是人体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一系列蛋白质组成。
临床研究是检验药物疗效的关键环节。针对佐妥昔单抗开展了两项全球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临床研究——SPOTLIGHT和GLOW研究,共纳入了1072例CLDN18.2阳性、HER2阴性的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在SPOTLIGHT研究中,化疗方案采用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GLOW研究则采用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化疗方案。
汇总分析结果令人振奋。与安慰剂联合化疗相比,佐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显著延长了无进展生存期,治疗组和安慰剂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9.2个月和8.2个月,疾病进展风险降低了29%。在总生存期方面,佐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同样表现出色,治疗组和安慰剂组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6.4个月和13.7个月,死亡风险降低了23%,且2年生存率治疗组是对照组的2倍。接受佐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中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恶心和呕吐,但此次汇总分析未观察到新的安全信号。
基于这些出色的临床研究成果,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2025-04-07
2025-04-06
2025-04-06
2025-04-06
2025-04-06
2025-04-06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