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拉妥单抗(Imdelltra/Tarlatamab)给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了延长生命与改善生活质量的希望

2025-04-07 作者: 康必行-小卉

  小细胞肺癌(SCLC)以其极高的恶性程度和短生存期而声名狼藉。尽管初期的放化疗效果较好,但患者往往很快就会对药物产生耐药性,导致后续治疗手段有限且效果不尽人意。据统计,大多数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不超过一年,即使加入了免疫治疗这一新的“武器”,也只有五分之一的患者能活到两年。因此,开发针对SCLC的新型治疗方法迫在眉睫。塔拉妥单抗(Tarlatamab)的出现,为这类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

  塔拉妥单抗是一种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bispecific T-cell engager,BiTE)类药物。简单来说,它就像一座桥梁,一端能与T细胞表面的CD3受体紧密结合,另一端则特异性地靶向小细胞肺癌细胞表面高度表达的Delta样配体3(DLL3)。正常组织中,DLL3很少表达,大约85%的小细胞肺癌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肿瘤细胞表面却大量存在。通过这种独特的双重靶向作用,塔拉妥单抗能将T细胞募集到肿瘤细胞附近,使T细胞能够识别并高效杀伤肿瘤细胞,从而发挥强大的抗肿瘤活性。

  在一项针对复发或难治性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研究中,给药10毫克时,有28%的患者病情稳定期超过9个月,患者的平均生存期超过14个月,缓解率更是高达40%,这一数据远超历史记录。国内也有相关成功案例,莆田的王先生被确诊为晚期小细胞肺癌,经过5周期标准化疗后病情恶化,在几乎放弃治疗时,参与了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启动的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成为省内首例接受塔拉妥单抗治疗的患者。经过2周期治疗,其肺内病灶缩小超过一半,身体状况明显改善。

  另外,小细胞肺癌常会发生脑转移,作为大分子的免疫治疗药物,塔拉妥单抗在治疗脑转移方面也有积极表现。欧洲肺癌大会(ELCC2024)报道,在基线存在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肿瘤≥10mm的16例患者中,有10例(62.5%)患者的CNS转移瘤直径总和减少了≥30%,颅内疾病控制率87.5%,中位颅内疾病控制时间7.4月。这表明塔拉妥单抗对脑转移患者同样有效。

  拉妥单抗治疗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疲劳、发热、味觉障碍、食欲下降、肌肉骨骼疼痛、便秘、贫血和恶心等。其中,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较为突出,它是免疫治疗副作用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常见为发热、疲劳、恶心、呕吐,皮疹、肌肉关节痛,低血压、咳嗽等。不过,塔拉妥单抗治疗导致的CRS主要发生在第1个治疗周期,且大多数患者的严重程度为1级和2级,通过适当干预通常可以得到控制。

  总体而言,塔拉妥单抗为小细胞肺癌患者,尤其是复发或难治性患者提供了一种极具潜力的新治疗选择。尽管它并非万能的“神药”,但凭借独特的作用机制和出色的临床疗效,给患者带来了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的希望。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塔拉妥单抗(TARLATAMAB/IMDELLTRA)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塔拉妥单抗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tltdk/

一对一客服专业解答
"扫一扫添加官方微信 咨询解答更便捷"
展开全文
一对一客服专业解答
7x24小时贴心专业为您解答
报告 用药 治疗
分享到
热点推荐
往期回顾

(R) 康必行海外医疗 www.kangbixing.com

(C) 武汉康必行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鄂)-经营性-2022-0027

免责声明: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且医药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疾病治疗和用药细节请务必咨询医生和药师,康必行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