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S多发于老年人,发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常表现为乏力、面色苍白、头晕等贫血症状,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严重的血细胞减少,导致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改变,不同亚型的MDS患者预后差异较大,部分患者病情会快速进展为AML,治疗难度大幅增加。传统治疗手段有限,疗效往往不尽人意,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有效治疗方法。
地西他滨属于DNA甲基化抑制剂。在MDS患者中,癌细胞的DNA存在异常高甲基化状态,这会抑制一些关键基因的表达,这些基因对于细胞的正常分化、增殖和凋亡起着重要作用。地西他滨进入细胞后,能与DNA甲基转移酶共价结合,抑制该酶活性,阻止DNA甲基化过程,使异常沉默的基因重新表达,从而恢复细胞的正常分化和凋亡程序,诱导癌细胞走向死亡。
西屈嘧啶本身并无直接抗癌活性,但它能抑制胞苷脱氨酶(CDA)。CDA会迅速代谢地西他滨,使其失去活性。西屈嘧啶与地西他滨联合使用,可抑制CDA对后者的代谢,延长地西他滨在体内的有效作用时间,增强其抗癌效果,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让地西他滨能够更持久、高效地发挥抑制DNA甲基化的作用。
在一项关键的临床试验中,纳入了大量无法接受强化化疗的MDS患者。结果显示,使用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2025-04-08
2025-04-08
2025-04-08
2025-04-08
2025-04-07
2025-04-07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