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作为一种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一直以来都是癌症治疗领域的难题。它发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胆管癌的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通常低于20%,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胆管癌的众多分子生物学特征中,FGFR2基因变异备受关注。大约10%-16%的胆管癌患者存在FGFR2基因融合或其他类型的变异,这种变异会导致FGFR2信号通路异常激活,促使肿瘤细胞疯狂增殖、迁移和侵袭,加速癌症的进展。
在与胆管癌的艰苦斗争中,
它能够高度特异性地与FGFR2的ATP结合位点紧密结合,就像一把精准的钥匙插入锁芯,阻断ATP与FGFR2的结合,从而抑制FGFR2激酶的活性。这一关键步骤如同给失控的肿瘤细胞“刹车”,有效阻断了因FGFR2基因变异而过度激活的下游信号传导通路,包括RAS/RAF/MEK/ERK和PI3K/AKT/mTOR等重要通路。这些通路的异常激活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存活、血管生成等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培米替尼的干预使得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受到显著抑制,为患者的治疗带来转机。
在一项名为FIGHT-202的Ⅱ期临床试验中,纳入了107例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且携带FGFR2融合或重排的胆管癌患者,这些患者此前至少接受过一次系统治疗后疾病进展。研究结果令人振奋,接受
在安全性方面,培米替尼总体耐受性良好。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高磷血症、脱发、腹泻、指甲毒性、疲劳、恶心、口腔炎、便秘、食欲下降、呕吐、关节痛、腹痛、低磷血症、背痛和皮肤干燥等。不过,这些不良反应大多为轻至中度,通过适当的对症治疗和剂量调整,患者通常能够较好地耐受。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磷水平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2025-04-08
2025-04-08
2025-04-08
2025-04-08
2025-04-08
2025-04-07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