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肺癌治疗领域,靶向药物的问世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为众多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达克替尼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它能够不可逆地与EGFR突变蛋白结合。相较于第一代TKI的可逆结合,这种不可逆的结合方式在理论上能产生更优且更持久的抑制效果。它不仅是一种强效的EGFR(HER1)抑制剂,还是一种泛HER抑制剂,对HER2和HER4等相关蛋白也有抑制作用。通过全面抑制EGFR通路的信号传导,
ARCHER 1050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随机、开放标签、头对头III期研究,该研究在携带EGFR激活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中,对达克替尼与阿斯利康第一代EGFR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易瑞沙)用于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估。
在无进展生存期(PFS)方面,研究数据显示,达克替尼治疗组的中位PFS达到了14.7个月,而吉非替尼治疗组仅为9.2个月。这表明达克替尼治疗组的患者在疾病不进展的情况下生存时间显著延长,死亡或疾病进展风险降低了41%(HR=0.59,95%CI=0.47-0.74,p<0.0001),达到了研究的主要终点。
在总生存期(OS)方面,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度会议(ASCO2018)上公布的数据显示,
此外,在中国人群的亚组分析中,达克替尼的表现更为出色,中位PFS高达18.4个月,进一步显示出达克替尼在中国EGFR突变NSCLC患者中的显著疗效。
除了ARCHER 1050这样的临床试验,真实世界研究也为达克替尼的疗效提供了有力的补充证据。一项时间跨度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的临床研究,在三星医疗中心和圣文森特医院对接受二代靶向药达克替尼一线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了评估。该研究共计入组了153名患者,其中50.3%的患者是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46.4%的患者是L858R突变,45.1%的患者确诊时存在脑转移。研究结果令人满意,治疗应答率达到了84.3%,即84.3%的患者可评估肿瘤病灶缩小超过30%以上。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达到了16.7个月,如果是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则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是18.1个月,如果是L858R突变则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是15.9个月,这些数据与三代靶向药相比毫不逊色。该研究还发现,在60名出现病情进展的患者中,31名患者接受了组织活检,25名患者使用血液样本进行基因检测,40.9%的患者检测到了EGFR基因的T790M突变,意味着这部分患者后续还有机会使用第三代靶向药进行治疗。真实世界研究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达克替尼在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性和应用价值,为医生和患者在治疗决策中提供了更多参考。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2025-07-03
2025-07-03
2025-07-03
2025-07-03
2025-07-03
2025-07-03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