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肝癌的死亡率较其他瘤肿更高,目前大多数肝癌患者的系统性治疗方案有限。尽管近年来,肝癌的治疗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患者的预后仍然较差,亟需有效的治疗方案。VEGF通路是肝癌治疗中确定的治疗靶点,但针对这一通路的靶向治疗疗效一般,这就提示联合抑制其他通路有可能改善治疗疗效。与VEGF通路类似,受体酪氨酸激酶MET和AXL由肿瘤乏氧诱导。MET和AXL在肿瘤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包括促进上皮间质转化,侵袭和转移,此外两个激酶均参与抗血管生成治疗耐药。既往的研究显示,肝细胞癌患者高表达MET或AXL与更差的预后相关,此外,临床前研究显示,MET过表达或活化可以介导索拉非尼耐药。
研究入组了年龄18岁或以上,病理确诊为肝细胞癌患者,不能接受根治性治疗,Child-Pugh A 级。患者既往接受过索拉非尼治疗,至多接受过2线系统性治疗,ECOG PS 评分0-1分。这是一项双盲的III期研究,患者随机2:1分配接受卡博替尼或安慰剂治疗。分层因素包括病因(HBV伴或不伴HCV,HCV伴或不伴HBV,其他),地理位置(亚洲或其他),肝外转移,大血管侵犯或两者均有。患者接受
共773例患者参与随机。截至2017年6月1日,第二次中期分析时,707例患者完成随机,其中470例患者接受卡博替尼治疗,237例接受安慰剂治疗,这些患者纳入疗效分析的ITT人群。截至最后随访日期,卡博替尼组和安慰剂组仍分别有73例和26例患者接受研究方案治疗。疗效数据分析显示,研究达到主要终点卡博替尼组和安慰剂组患者的mOS分别为10.2 vs 8.0个月,HR 0.76 (95% CI, 0.63-0.92),P=0.005,在第二次中期分析时,卡铂替尼组的相比于安慰剂组显着延长OS.两组患者的PFS对比,卡博替尼组和安慰剂组分别为5.2 vs 1.9个月,HR 0.44 (95% CI, 0.36 to 0.52; P<0.001),ORR对比,卡博替尼组为4%(18/470),安慰剂组<1%(1/237);两组的DCR率分别为64% vs 33%。
PFS亚组分析显示,各个亚组患者均从卡博替尼治疗中获益。OS亚组分析显示,既往仅接受过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中,卡博替尼和安慰剂组的mOS分别为11.3 vs 7.2个月,HR 0.70; 95% CI, 0.55-0.88;mPFS分别为5.5 vs 1.9个月,HR 0.40; 95% CI, 0.32-0.50.
安全性分析显示,卡博替尼组有291例(62%)的患者进行率剂量调整,而安慰剂组为30例(13%)。任意级别的AE发生率,卡博替尼组和安慰剂组分别为99%和92%;3-4级的AE发生率,两组分别为68% vs 36%。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2022-05-11
2022-05-11
2022-05-11
2022-05-11
2022-05-11
2022-05-11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