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曲泊帕/艾曲波帕(ELTROMBOPAG)在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方面展现出显著的疗效

2025-04-09 作者: 康必行-小卉

  艾曲泊帕(Eltrombopag),也被称为艾曲波帕,作为一种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在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疗效。

  艾曲泊帕是全球首个口服、非肽类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该药物于2008年首次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经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免疫球蛋白治疗无效或脾切除术后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血小板减少。艾曲泊帕的问世,为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尤其是在传统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

  艾曲泊帕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与血小板生成素受体(TPO-R)结合,激活TPO-R信号通路,从而刺激骨髓内干细胞向成熟血小板的发展,增加血小板的产生。这一过程有助于恢复正常的血小板水平,改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症状。艾曲泊帕的这一独特作用机制,使其在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ITP患者:一项针对ITP患者的临床试验显示,艾曲泊帕治疗组的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安慰剂组。在接受艾曲泊帕治疗的患者中,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实现了血小板计数的完全恢复,且出血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慢性肝病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CLD-PLT)患者疗:在CLD-PLT患者中,艾曲泊帕同样表现出显著的疗效。一项研究发现,接受艾曲泊帕治疗的患者血小板计数显著增加,且减少了因血小板减少而导致的出血事件。

  ‌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疗:虽然艾曲泊帕在SAA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但已有研究表明,对于部分SAA患者,艾曲泊帕能够提高血小板计数,改善患者的预后。

  艾曲泊帕的常见副作用包括恶心、腹泻、疲劳感等。这些副作用多数为轻度至中度,且通过剂量调整和支持性治疗可以得到有效管理。

  ‌部分患者在接受艾曲泊帕治疗期间可能出现肝毒性,表现为血清中转氨酶水平和胆红素增加。因此,在治疗开始前和治疗期间应常规测定肝化学指标,肝功能受损患者应谨慎使用。

  ‌艾曲泊帕过量使用可能增高血小板计数至产生血栓形成/血栓栓塞并发症的水平。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

  综上所述,艾曲泊帕作为一种新型的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在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疗效。其独特的作用机制、显著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对良好的安全性,使得它成为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优选治疗方案。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艾曲泊帕 https://www.kangbixing.com/bxyw/aqbp/

一对一客服专业解答
"扫一扫添加官方微信 咨询解答更便捷"
展开全文
一对一客服专业解答
7x24小时贴心专业为您解答
报告 用药 治疗
分享到
热点推荐
往期回顾

(R) 康必行海外医疗 www.kangbixing.com

(C) 武汉康必行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鄂)-经营性-2022-0027

免责声明: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且医药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疾病治疗和用药细节请务必咨询医生和药师,康必行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