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肾脏疾病治疗领域,肾移植为终末期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然而,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始终是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和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
贝拉西普的作用机制基于对人体免疫系统信号通路的精准调控。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T细胞的激活需要两个信号:第一信号由抗原呈递细胞(APC)表面的抗原肽-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与T细胞表面的T细胞受体(TCR)结合提供;第二信号则由APC表面的共刺激分子(如B7-1和B7-2)与T细胞表面的CD28结合产生。贝拉西普是一种融合蛋白,它由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的胞外结构域与免疫球蛋白G1(IgG1)的Fc段融合而成。通过与B7-1和B7-2结合,
贝拉西普主要适用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致敏低风险的肾移植受者,用于预防肾移植后的急性排斥反应。这些低风险患者通常不具有针对供体的预存抗体,降低了移植后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的风险。同时,贝拉西普适用于成人肾移植患者,在与其他免疫抑制剂联合使用时,能更有效地维持免疫抑制状态,保护移植肾功能。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贝拉西普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例如,一位35岁的男性患者,因慢性肾小球肾炎发展至终末期肾病,接受了肾移植手术。患者属于HLA致敏低风险人群,术后采用贝拉西普联合霉酚酸酯和皮质类固醇的免疫抑制方案。在术后的随访过程中,患者的肾功能指标稳定,血肌酐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未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的迹象。相比传统的免疫抑制剂方案,该患者在使用贝拉西普后,代谢方面的不良反应较少,没有出现明显的血糖、血脂异常以及高血压等问题,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这一案例充分体现了贝拉西普在预防肾移植排斥反应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积极影响。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2025-06-04
2025-06-04
2025-06-04
2025-06-04
2025-06-04
2025-06-04
2018-11-13
2018-11-15
2017-10-26
2017-06-01
2018-11-14
201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