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是女性生命进程中的一个自然阶段,通常发生在45-55岁之间。在这个时期,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显著变化,尤其是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引发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症状。其中,血管舒缩症状(VMS),如潮热和盗汗,是更年期最常见且最困扰女性的症状之一。据统计,约75%-85%的更年期女性会经历不同程度的血管舒缩症状,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还可能对其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传统上,绝经激素治疗(MHT)是缓解更年期血管舒缩症状的主要方法。然而,MHT存在诸多局限性,如具有多种禁忌症,包括有乳腺癌、子宫内膜癌、严重肝脏疾病等病史的患者不能使用;且存在治疗窗口期的限制,使用时机不当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长期使用还可能增加乳腺癌、心血管疾病及血栓栓塞等风险。因此,开发一种安全有效的非激素治疗药物成为迫切的临床需求。
非唑奈坦是一种口服非激素类药物,其主要成分为非唑奈坦,化学名称为(4-氟苯基)-((8R)-8-甲基-3-(3-甲基-1,2,4-噻二唑-5-基)-6,8-二氢-5H-(1,2,4)三唑(4,3-a)吡嗪-7-基)甲酮。该药物呈圆形、浅红色薄膜包衣片剂,每片规格为45mg,一面刻有特定标志。非唑奈坦适用于治疗更年期引起的中度至重度血管舒缩症状,为那些不适宜或不愿意接受激素治疗的女性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非唑奈坦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多项临床试验中得到了充分验证。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三项III期临床研究,对非唑奈坦治疗绝经相关中度至重度血管舒缩症状的效果进行了评估。这些研究共纳入了大量的更年期女性患者,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第4周时,45毫克剂量的非唑奈坦组相较于安慰剂组,在降低中度至重度血管舒缩症状发生频率方面,就展现出了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到治疗第12周时,这种差异更加明显,非唑奈坦组患者的血管舒缩症状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均显著低于安慰剂组。在一项持续长达52周的治疗周期研究中,45毫克剂量的非唑奈坦不仅在降低血管舒缩症状方面持续有效,而且总体安全性表现良好。研究期间,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好,未出现严重的安全性问题,为患者提供了持续、稳定的治疗保障。这些临床试验结果为非唑奈坦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证据基础。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2025-06-30
2025-06-30
2025-06-30
2025-06-30
2025-06-30
2025-06-30
2018-11-13
2018-11-15
2017-10-26
2017-06-01
2018-11-14
201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