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I期临床试验表明,
纳入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接受维奈托克治疗复发/难治性NHL的34例成年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单中心、超适应症队列研究。纳入标准为患者年龄18岁或以上,经活检确诊为2014版Lugano分类定义的B细胞NHL,接受至少1周的维奈托克治疗。主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从原来治疗方案到接受维奈托克治疗的中位间隔时间为1个月(0.5-9)。中位剂量为400mg(100-1200),57%的患者达到目标剂量。10例患者(29%)治疗过程中需减少维奈托克的剂量,10例患者(29%)在治疗过程被迫中断
在生存预后方面,总体缓解率(ORR)为26%(n=9;n=1CR),35%(n=12)病情稳定。中位PFS为2个月,中位OS为4.5个月。停用维奈托克最常见原因是疾病进展(n=21,62%),其次是毒副反应(n=4,12%)。从组织病理学方面分析,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HGBL/DLBCL、RT、PTLD、tFL)的中位PFS为2个月,OS为3个月。然而,MCL患者的中位PFS和OS均为6个月。惰性NHL(MZL、FL)中位PFS为2个月,OS为5个月。
该研究中有5例随后接受CAR-T细胞治疗,其中4例患者在
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在维奈托克治疗期间76%(n=26)的患者至少发生1个不良事件(AE),其中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n=17,50%)、血小板减少(n=18,53%)、肿瘤溶解综合征(TLS)(n=10,29%)、感染(n=6,18%)、粒缺发热(n=6,18%)和腹泻(n=9,26%)。1例患者出现机会性感染——肺孢子虫肺炎,其接受维奈托克治疗同时服用大剂量激素,但发生前未行肺孢子虫肺炎的预防。
在真实世界的队列研究中,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2023-03-17
2023-03-17
2023-03-17
2023-03-17
2023-03-17
2023-03-17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