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人群及其有效性:早中期ACC患者术后
手术切除是早中期ACC的主要治疗方法,对于ENSAT分期为Ⅰ~Ⅲ期的患者,首选根治性手术,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包括肿瘤周围脂肪组织、可疑肿瘤受侵区域及淋巴结。如邻近脏器受累应连同原发灶整块切除,以保证切缘阴性(R0切除),这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然而即使R0切除,在行根治性手术的ACC患者中(包括ENSAT分期Ⅰ~Ⅱ期),仍有超过50%的患者术后出现肿瘤复发。复发患者可考虑二次手术,但如无法完全切除复发灶,患者不能额外获益。
ACC较高的复发风险为术后进行药物辅助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根治性手术后米托坦辅助治疗疗效的最佳证据来自2018年的2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米托坦辅助治疗可显著降低ACC患者根治性手术后肿瘤复发和死亡的风险,RFS(HR=0.62,95%CI:0.42~0.94,P<0.05;HR=0.8,95%CI:0.6~1.1,P<0.05)和OS(HR=0.69,95%CI:0.55~0.88,P<0.05)明显延长。随后,多项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米托坦辅助治疗ACC的疗效。Calabrese等对152例非转移性ACC患者根治性手术后米托坦辅助治疗的疗效评估后发现,未进行米托坦辅助治疗患者的复发风险增高(HR=2.79,95%CI:1.58~4.91,P<0.001);非转移性ACC患者根治性手术后米托坦辅助治疗可显著降低Ki-67指数升高(P=0.005)和ENSAT分期Ⅲ期(P=0.02)ACC患者的死亡风险。2018年欧洲内分泌学会发布的成人ACC管理指南建议,根治性手术后高复发风险的患者(ENSAT分期Ⅲ期,或R1~RX切除,或Ki-67指数>10%)应予以米托坦辅助治疗。而对于低肿瘤负荷或肿瘤较惰性的ACC患者(ENSAT分期Ⅰ~Ⅱ期,或R0切除,或Ki-67指数≤10%),现有临床研究尚不能明确米托坦的疗效。正在进行的ADIUVO试验为前瞻性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米托坦组和对照可,能有助于明确米托坦在ACC低/中风险患者(Ki-67指数≤10%)中的意义。因此,对于低肿瘤负荷或较惰性的ACC患者,建议在评估患者病情的基础上个体化探究是否应用米托坦治疗。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2023-03-17
2023-03-17
2023-03-17
2023-03-17
2023-03-17
2023-03-17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