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达替尼的批准基于BLC2001临床研究,该研究表明
厄达替尼的主要作用机制在于其能够结合并抑制FGFR1、FGFR2、FGFR3和FGFR4的酶活性。这种抑制效果有助于阻断FGF/FGFR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从而抑制肿瘤的发展。除了膀胱癌,厄达替尼也被批准用于治疗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包括输尿管、肾盂或尿路上皮)的成年患者,这些患者同样应具有或怀疑存在FGFR变异。
在用药方式上,厄达替尼推荐初始计量为每天一次,8mg/次/天。在初始剂量治疗后的第14至21天,医生会评估患者的血磷水平,若血磷水平低于5.5mg/dL且没有眼科疾病或2级及以上级别的不良反应,则剂量可增加至9mg/次/天。患者可以选择与食物一起或不与食物整片吞服厄达替尼。
然而,任何药物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尽管厄达替尼的副作用不容忽视,但其疗效在许多临床试验中得到了证实。在二线治疗尿路上皮癌的临床试验中,厄达替尼展现了较高的客观缓解率,并且其生存期数据也优于免疫治疗。特别是对于FGFR3高表达的膀胱癌患者,厄达替尼的缓解率达到了59%,而这部分患者往往对免疫治疗反应不佳。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我们期待厄达替尼能在更多类型的癌症治疗中发挥作用。目前,尽管FGFR基因的突变主要存在于尿路上皮癌中,但其在胆管癌、胰腺癌、肺癌、乳腺癌等许多其它类型的癌症中也存在。因此,厄达替尼有可能为这些癌症的治疗提供新的希望。我们期待厄达替尼在未来的医学研究中能继续发挥其潜力,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扩展阅读: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2024-11-28
2024-11-28
2024-11-28
2024-11-28
2024-11-28
2024-11-28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