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作为一种不太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根据其发病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肝内胆管癌(ICC)和肝外胆管癌(ECC)。肝内胆管癌占所有原发性肝癌的15%至20%,且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导致65%的患者在发现症状就医时已处于晚期。对于这类患者,特别是携带IDH1突变的患者,
一、IDH1突变与胆管癌的关系
IDH1是一种代谢酶,正常情况下参与营养物质的分解,为细胞提供能量。然而,当IDH1发生突变时,会导致代谢产物d-2-羟基戊二酸(2-HG)水平升高,这不仅会阻断细胞的正常分化,还会促进细胞的迅速增殖。这种突变在多种血液癌症和实体瘤中均有发现,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和胆管癌。特别是在肝内胆管癌中,约有30%的病例与IDH基因突变有关。
二、依维替尼的药物特性
依维替尼是一种口服活性的异柠檬酸脱氢酶(IDH1)抑制剂,具有潜在的抗肿瘤活性。它通过抑制突变的IDH1酶,降低2-HG水平,从而恢复细胞的正常分化过程,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三、临床试验数据与效果
主要终点:无进展生存期(PFS)
依维替尼组的中位PFS为2.7个月,而安慰剂组为1.4个月(HR=0.37;95%CI:0.25-0.54;p<0.001)。这意味着依维替尼降低了63%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在6个月和12个月时,依维替尼组分别有32%和22%的患者没有出现疾病进展或死亡,而安慰剂组的患者在6个月时就已经全部出现疾病进展。
次要终点:总生存期(OS)
尽管依维替尼组的中位OS(10.8个月)与安慰剂组(9.7个月)的差异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HR=0.69;P=0.06),但值得注意的是,安慰剂组中有70.5%的患者在疾病进展后转入了
四、安全性与不良反应
依维替尼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的安全性与之前发表的数据一致。胆管癌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5%)包括疲劳、恶心、腹痛、腹泻、咳嗽、食欲下降、腹水、呕吐、贫血和皮疹。尽管存在这些不良反应,但依维替尼仍保留了患者的基线身体机能,并在第2周期的第1天改善了患者的疼痛。
五、依维替尼的临床意义
依维替尼的获批,标志着IDH1突变胆管癌患者有了首个也是唯一一个靶向治疗药物。这对于那些在一线治疗失败后病情进展的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治疗选择和希望。此外,依维替尼已被纳入NCCN指南,作为IDH1突变型胆管癌二线治疗的一个选择,这进一步强调了其作为胆管癌患者新选择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2025-04-10
2025-04-10
2025-04-10
2025-04-10
2025-04-10
2025-04-10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