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食管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主要研究的靶点集中在EGFR,以EGFR为靶点的分子靶向药物主要包括抗EGFR单抗如西妥昔单抗、
本项国际多中心、开放性、随机(1:1)Ⅲ期研究纳入ECOG 0-1不可切除进展期或已发生转移的不适合放化疗的食管鳞癌患者;除外发生转移后进行化疗、进行过同步放化疗或使用过EGFR抗体者。为检测CFP与单纯化疗在改善整体生存方面的孰优孰劣,两组患者分别接受CF(顺铂:100 mg/m2d1+5-氟尿嘧啶1000 mg/m2/d,d1-4)+
意向性治疗人群为14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3例;每组有71例至少接受了一次治疗。101例完成治疗,由于CFP组前60例患者发生3~4级严重不良事件逐渐增多,顺铂减量至80 mg/m2d1。在一计划内中期安全性分析及一计划外中期疗效分析后,患者的招募及试验提前终止。两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相似:CF vs CFP:5.8个月vs 5.3个月(HR 1.21,95%CI:0.85~1.73,P=0.29);两组中位总生存期相似:CF vs CFP:10.3个月vs 9.6个月(HR 1.17,95%CI:0.79~1.75,P=0.43)。顺铂减量后的85例患者中,总生存期为CFP vs CF 9.8个月vs 8.3个月(HR 0.84,95%CI:0.49~1.43;P=0.51)。
60例(83%)CFP组患者及55例(79%)CF组患者出现不良事件,大多数为腹泻、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皮疹或手足综合症。主要3级以上的不良事件在CFP及CF组发生率相似,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21%vs 24%),贫血(13%vs 16%)。3~4级皮肤不良反应及皮疹发生率在CFP组发生率较高(10%vs 0%)。总的来说,CFP组和CF组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1%(51/72)和51%(36/70)。主要严重不良事件包括吞咽困难、急性肾损伤、腹泻、发热和发热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结果显示EGFR与MET表达与任何临床或病理参数均无关。整体人群中,血清sEGFR低水平与PFS延长相关(P=0.014),特别在CF组患者(P=0.039)。此外,sEGFR表达水平在CFP治疗过程中增高,而CF组未见此现象。
这是仅针对食管鳞癌患者,探索化疗+/-EGFR靶向药物疗效的一线姑息性治疗Ⅲ期临床研究。
结果显示,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2023-03-14
2023-03-14
2023-03-14
2023-03-14
2023-03-14
2023-03-14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