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泊沙康唑治疗后突破性侵袭性真菌感染(IFD),或以肝毒性为代表的不良事件的发生,成为临床治疗的一大挑战。有学者针对泊沙康唑治疗失败后转为
患者吸收不良、存在药物间相互作用、患者依从性差、宿主免疫应答、耐药等多种因素导致唑类药物预防后易出现突破性真菌感染;但在临床实践中,真菌对三唑类药物的耐药发生率较低;
针对泊沙康唑预防后的突破性真菌感染,
临床证据:32例接受泊沙康唑等其它三唑类药物预防后使用艾沙康唑治疗:其它三唑类药物预防后使用艾沙康唑治疗的应答率为63%;针对接受伏立康唑、泊沙康唑或棘白菌素类药物预防患者的研究,其中59%的患者为突破性感染人群:艾沙康唑治疗6周、12周时的总临床应答率分别为40%和60%;
研究证实: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2023-03-14
2023-03-14
2023-03-14
2023-03-14
2023-03-14
2023-03-14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