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AITL)是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PTCL)的一种主要亚型,占PTCL的15%~20%,具有侵袭性强、复发率高、预后差的临床特点。为探讨西达本胺联合
入组患者均采用双表观调控药物治疗,具体用药方案如下:
自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共7例患者入组临床研究。中位发病年龄为53(范围:45~75)岁,男性3例,女性4例。既往中位治疗线数为2(范围:1~4)线,7例患者均一线接受蒽环类为基础的化疗,1例为自体干细胞移植后复发。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终点为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次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ession-free survival,PFS)、疗效持续时间(duration of response,DOR)、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aval,OS)、CR率及安全性指标。
治疗后最佳疗效达CR的患者2例,PR的患者3例,ORR为71.4%,CR率为28.6%。7例患者中4例(例#2、#5、#6、#7)已完成6个周期的治疗(其中2例获CR,2例获PR);1例(例#1)完成3个周期治疗后疗效评估为SD,但淋巴结病灶为缩小趋势,仍在本方案治疗中;1例(例#4)因疾病进展退出研究;1例(例#3)虽获PR疗效但因不良反应耐受困难终止治疗。随访截至2022年8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4(范围:4~17)个月。7例AITL患者中存活6例,死亡1例(死因为疾病进展)。整组患者的中位PFS、DOR和OS均未达到,1年PFS率和OS率分别为51.4%和100.0%。
本组7例患者的治疗相关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2例,3~4级血小板减少1例,1~2级贫血4例,未出现3~4级贫血。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低均于3 d内恢复,并未出现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或出血相关症状。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均为1~2级,包括1~2级恶心、呕吐2例,1~2级肌酐升高1例。
综上所述,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2023-03-16
2023-03-16
2023-03-16
2023-03-16
2023-03-16
2023-03-16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