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CON CRC试验是一项开放标签、随机、III期临床试验研究,评估
一例结直肠NEC化疗治疗失败后使用
患者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为恶性淋巴瘤。扫描结果显示升结肠壁增厚,局部淋巴结肿胀(图1a)。下消化道内窥镜检查发现升结肠周围有一个肿瘤,使其无法通过内镜进行检查。患者进行肿瘤活检被诊断为腺癌,并接受了右半结肠切除术。患者的肿瘤被根治性切除,病理检查显示为混合神经内分泌-非神经内分泌肿瘤,由具有双重分泌(Amphicrine,包括内分泌和外分泌)特征的癌细胞组成。患者术后转至现治疗医院进行辅助化疗。
患者进行CT扫描结果显示肠系膜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和左侧锁骨下淋巴结复发。根据患者的临床病程和肿瘤生物标志物,医生认为患者未发生恶性淋巴瘤复发。血样检测显示癌胚抗原(CEA)水平升高,血红蛋白(Hb)水平下降。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促胃泌素释放肽(ProGRP)均在正常范围内。
鉴于该患者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对其使用小细胞肺癌化疗方案治疗。每4周给予顺铂(60mg/m2/d)和伊立替康(Irinotecan,第1、8、15天60mg/m2)进行治疗。然而,在一个疗程后,患者出现了4级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2级腹泻,CEA水平也增加了。因此,患者接受医生改良过的FOLFOX6二线化疗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使用改良的FOLFOX6治疗方案。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对该肿瘤进行基因分析,结果证实该患者存在BRAF V600E突变,且微卫星稳定。我们认为BRAF V600E突变的分子靶向治疗比细胞毒性药物更具优势。因此,根据BEACON CRC研究【比美替尼(Binimetinib)、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2023-04-12
2023-04-12
2023-04-12
2023-04-12
2023-04-12
2023-04-12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