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F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发生率较低,BRAF突变患者通常较为年老,组织类型多为腺癌,且易发生肺内转移或其他远处转移。对于此类患者,如何才能实现长期生存呢?其一线治疗和二线治疗分别使用化疗和免疫治疗,并在疾病进展(PD)后换用达拉非尼联合
该研究也更新了随访至少5年以后的疗效数据,可以看到一线使用双靶治疗的5年生存率达22%。双靶在中国的注册临床研究一共入组了20例初治或经治的BRAF V600突变晚期NSCLC患者,全线治疗ORR高达75%,高于既往全球注册研究数据,提示双靶方案在中国人群中可能具有更优的临床获益。
在安全性方面,双靶治疗与单靶的整体不良反应谱是相似的,发生率超过20%以上的AE主要包括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以及皮疹等。双靶对比单靶治疗,大部分的任何级别或者3-4级的AE发生率基本相当,发热和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所增加,但3-4级AE发生率和单靶相似,而皮肤相关的不良反应(如角化过度、皮肤乳头状瘤)是明显减少的。双靶治疗AE通常发生在治疗的前3个月,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所有的AE发生率都会显著下降。
在中国患者中,达拉非尼+迈吉宁双靶组合表现更为亮眼。2022WCLC中国肺癌注册临床研究入组中国7个中心的20名患者,旨在评估达拉非尼+
目前,最新NCCN和ESMO指南均推荐达拉非尼联合迈吉宁为IV期BRAF V600突变NSCLC首选治疗方案;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2版)推荐达拉非尼联合迈吉宁为IV期BRAF V600突变NSCLC唯一治疗方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中华医学会更是早于达拉非尼联合迈吉宁获批前即已推荐用于BRAF V600突变晚期/转移性NSCLC患者的临床治疗。此次达拉非尼联合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2023-04-12
2023-04-12
2023-04-12
2023-04-12
2023-04-12
2023-04-12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