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研究的次要终点是无事件生存期(EFS),在164例接受
PhALLCON旨在评估诱导期之后的主要终点,按照研究方案,诱导期之后是巩固期、巩固后期和单药用药期。
在第3、5、7和9个治疗周期评估MRD阴性。以MR4为界值,普纳替尼组各周期MRD阴性率分别为43%(n=61/142)、63%(n=57/90)、70%(n=41/59)和92%(n=44/48)。伊马替尼组分别为22%(n=15/68)、52%(n=17/33)、40%(n=8/20)和47%(n=7/15)。
以BCR::ABL1≤0.0032%(MR4.5)为阈值,
在接受
在数据截止时,普纳替尼组接受研究治疗的患者多于伊马替尼组(分别为41%和12%)。普纳替尼组95例患者停止治疗的原因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30%)、疗效不佳(7%)、不良反应(AE;12%)、进展性疾病(4%)或其他(4%)。伊马替尼组70例患者停止治疗,其中包括HSCT(37%),疗效不佳(26%),AE(12%),疾病进展(6%),其他原因(5%)。普纳替尼组21例患者死亡,伊马替尼组13例患者死亡。
普纳替尼组和伊马替尼组最常见的3/4级非血液学TEAEs分别包括丙氨酸转氨酶升高(19%vs 9%)、脂肪酶升高(13%vs 19%)、低钾血症(6%vs 19%)、高血压(12%vs 6%)和恶心(3%vs 7%)。最常见的3/4级血液学TEAEs为血小板计数减少(63%vs 58%)、白细胞计数减少(53%vs 49%)、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49%vs 46%)、淋巴细胞计数减少(38%vs 47%)、贫血(31%vs 36%)和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23%vs 19%)。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2023-04-14
2023-04-14
2023-04-14
2023-04-14
2023-04-14
2023-04-14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