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患者于2020年4月因肝占位入院确诊肝癌,CNLC分期为Ⅰa期。肿瘤位于右后叶,肿瘤较小,遂行腹腔镜下部分肝切除术。术后恢复顺利,2020年5月复查影像学和血液肿瘤指标生化检查,未见转移复发征象,后定期随访。2021年5月复查MR,患者病情风云突变,于肝脏右叶及尾状叶发现多发转移灶,CNLC分期进入Ⅱb期。患者拒绝TACE治疗,也不符合肝脏移植指征。
一线治疗:仑伐替尼联合替雷利珠单抗;
CNLC分期进入Ⅱb期。分别于2021年6月2日、2021年6月23日和2021年7月14日行仑伐替尼12mg+替雷利珠单抗200mg方案治疗。
期间出现不良反应包括:腹泻(CTCAEⅢ级),给予停药、蒙脱石、易蒙停、补液后好转,后仑伐替尼减量至8mg;甲状腺功能减退(CTCAEⅠ级);全身乏力(CTCAEⅡ级)。
2021年7月22日复查,AFP 3.32ng/ml,PIVKA-Ⅱ115.15mAU/ml。复查CT提示,肝右叶及尾状叶多发新发灶,肝脏血流灌注异常;与2021年5月30日MR相比,前两枚病灶较前变化不大,总体评效疾病稳定。推荐TACE治疗,因患者拒绝,继续行仑伐替尼8mg+替雷利珠单抗200mg方案第4-8周期治疗。
2021年11月27日复查,AFP 9.86ng/ml,PIVKA-Ⅱ175.36mAU/ml;复查MR提示,肝右叶及尾状叶多发新发灶,较前片(2021年7月22日CT)病灶稍缩小,总体疗效评价部分缓解。
自2021年6月予以仑伐替尼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后仑伐替尼减量至8mg。经过3周期的该方案治疗,PIVKA-Ⅱ仍然上升,但影像学提示病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2022年1月影像学复查发现肿瘤进展,部分病灶有增大,并发现新发灶。在该患者一线治疗进展后,更换二线治疗方案
一线经仑伐替尼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进展后,采用瑞戈非尼+替雷利珠单抗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局部治疗,仅一个月左右即达到部分缓解,目前仍在持续该靶免联合方案治疗,为患者带来良好生存获益!
基于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瑞戈非尼已成为目前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的标准二线治疗药物[1-3]。该患者历经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2023-04-14
2023-04-14
2023-04-14
2023-04-14
2023-04-14
2023-04-14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