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起源于B细胞系的恶性肿瘤,其特征是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异常浆细胞增多,在骨髓内恶性增生。引起骨折和骨髓衰竭。
为了进一步评估
研究人员共纳入33例患者,中位年龄63岁,男性占60.6%,高危风险组占42.4%。除硼替佐米外,78.8%的患者曾接受过IMiD治疗,其中来那度胺占75.7%、沙利度胺占30.3%,另外36.5%的患者接受过干细胞移植治疗。给药方案为第1、3、5、15、17、19天口服帕比司他20mg,第1、2、8、9、15、16天静注卡非佐米56mg/m2,28天为1个疗程,直至出现肿瘤进展或治疗不耐受。在口服
首要评估指标为总体缓解率(ORR),其他评估指标包括完全缓解率(CR)、治疗不良反应事件,肿瘤进展间隔时间(TTP)、无进展生存期(PFS)、总体生存期(OS)等。
在中位7个疗程治疗期间,未发现剂量限制性毒副反应,有8例(25.0%)接受了12个以上疗程的治疗。中位随访26.1个月内,
治疗效果统计上,ORR为84.4%(32例),临床获益率(CBR)为90.6%,至最佳缓解的中位间隔时间为2个月,中位PFS为10.3个月,中位TTP为11.7个月,中位OS为44.6个月。
在治疗安全性统计上,常见不良反应事件包括血小板减少(78.8%)、恶心(63.6%)、乏力(63.6%)、腹泻(51.5%)以及呕吐(51.5%)。其中常见的3级以上不良反应事件包括血小板减少(60.6%)、乏力(18.2%)、贫血(12.1%)以及呼吸困难(12.1%)。
综上研究人员认为,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2023-04-14
2023-04-14
2023-04-14
2023-04-14
2023-04-14
2023-04-14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