仑伐替尼是一种多激酶抑制剂(MKI),不仅靶向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1-3,也靶向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1-4,与索拉非尼相比,治疗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uHCC)具有较好的客观反应率和总生存率。仑伐替尼治疗失败后有几种选择,包括切换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或其他MKIs。根据《Science》杂志最近的一项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通路的激活可能导致仑伐替尼失败。
本研究旨在分析加用吉非替尼治疗仑伐替尼治疗失败的uHCC患者的真实结局。
方法:研究回顾性纳入了2021年9月至2022年11月在台北老兵总医院使用仑伐替尼单药或联合派姆单抗治疗失败后接受
结果:在仑伐替尼治疗开始时,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0岁(范围为23-87岁),所有患者均为男性,10例(76.9%)使用仑伐替尼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其中,2例接受仑伐替尼单药治疗,另外11例使用仑伐替尼与派姆单抗联合治疗。仑伐替尼的中位治疗时间为13.8个月(范围3.5-30.2个月),其中4例患者(30.8%)曾有客观缓解,9例患者(69.2%)在疾病进展前保持病情稳定。在仑伐替尼治疗失败时,所有患者均处于BCLC分期C期,12例(92.3%)患者肝功能为Child-Pugh评分A级。在中位随访时间8.6个月(范围为1.57-15个月)后,加入
结论:加用吉非替尼治疗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方式,可以用来治疗仑伐替尼治疗失败的uHCC患者,具有令人满意的应答率和耐受性。然而,仍然需要通过更多的患者和更长的随访时间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2023-04-14
2023-04-14
2023-04-14
2023-04-14
2023-04-14
2023-04-14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